财务信息化及数字化转型服务

所属分类: 财务价值服务
市场价: ¥300-1000
咨询热线:
13818946639
详情介绍

        1、财务转型概念

        

        财务在3个方面能为公司增长价值:设置跨职能统一的流程和语言,为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和相关的支持,以及确保合规方面提出有效建议。综合而言,财务职能发展的方向是:高效的财务会计,强有力的业务财务,以及高质量的税务合规管理;通过转变工作重心,实现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从决策执行向决策支撑转变。

        

        2、财务转型方向

        

        国有石油石化企业的财务会计效率较高,主要是由于企业的构成主体都是国内外同步上市的公司,受监管要求,无论是人力资源保障还是信息系统投入,都高度重视财务会计工作,及时披露信息。在税务合规管理方面,国资委将税务贡献作为劳动生产率的分子之一,企业总体税务合规意识高。跨国经营中税务合规是境外单位塑造良好社会形象的基础,企业因此很重视境外税务合规工作。相比而言,国有石油石化企业的业务财务较为不足,因此促进业务财务首先转型成为优先级。结合国资委建设企业的目标要求,以及随着全球和中国能源转型加快发展,国有石油石化公司迫切需要挖掘内部潜力,持续提质增效。通过补短板、强弱项,实现财务能力。

        

        

        (1)强化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与世界一流石油公司相比,国有石油石化公司的财务部门参与项目投资和决策管理程度较低,使得投资和成本管理从总部到业务单元都处于相对分离状态,财务管理从体系上整合性较弱。其原因与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发展过来的历史沿革有关。本世纪初,国有石油石化公司大规模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多数基本的生产单元,例如油气作业区或者炼厂车间的财务人员都被集中在地区公司进行集中核算和结算工作,而且企业财务队伍中工程专业背景人员少,造成财务和业务融合难度大、深度不够,对业务的支撑作用难以发挥。

        

        业务财务向业务支持和战略支持转型,有助于业务部门实现有效预算管理和更优决策,有利于关键业绩指标,例如投资资本回报率、利润率、单位成本等盈利能力和创效能力指标的持续提升。通过强化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发挥业务财务的投资成本管理和决策支持价值。对于油气田生产企业,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协同工作,从中长期发展规划到年度预算,帮助业务人员确定钻井投资、地面投资、井下作业成本、运行维护成本、作业成本等,对于炼油化工企业,对应设施投资、大修理投资、运行成本等不同投资成本内容;并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全面推进支出授权书(AFE)管理,将项目立项、合同签署、支出发生和发票审核进行一体化管理,确保支出与项目匹配。

        

        为业务人员提供预算、预测和执行情况分析的财务支持,帮助业务人员控制预算,高效使用预算。对于成品油销售企业,财务人员在协助业务人员控制投资成本的同时,侧重市场营销的财务支持,包括客户受益性分析、促销成本收益分析、非油业务盈利能力分析等专项支持,帮助业务人员开拓市场和保留关键客户。财务还可配合业务人员完成中长期规划多场景模拟下的滚动盈利指标测算,并定期反馈中长期规划的执行情况分析。通过以上业财深度融合,将非财务的生产经营数据与财务活动建立紧密联动的因果关系,促进国有大石油公司增强商业洞察的能力,提供内部管理信息反馈,为公司战略落地实施和风险管控提供有力的财务支持。

        

        

        (2)财务会计向全球统一政策和流程发展

        

        财务会计向高效率高质量转型,又快又好地完成基础财务工作,并向外部投资者准确完整披露信息。国有大石油公司均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会计工作向共享中心转移趋势明显,并承担着从发票到付款、从记账到报表的端到端流程,且大量使用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随着共享中心的运行,国有石油石化企业财务会计职能也相应进行了较大力度的调整。总部财务会计职能更多侧重会计政策制定和合并报表以及对外披露的信息衔接,其他主体职能均可由共享中心完成,从而实现规模效应以及更大范围的自动化。

        

        随着国有大石油石化公司的跨国经营不断深入,面对多个国家的不同准则要求,财务会计将走向全球统一的会计核算科目和标准化流程,以实现更高效的合并和统一语言的信息解释,并按照全球统一核算体系且当地化调整的要求满足当地会计准则或制度的需求。石油公司共享中心也应走出国门,提供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会计核算共享服务。在面对许多国家石油合同要求会计核算必须当地化的要求时,可以通过将共享中心的基础核算以延伸物理位置的方式提高项目财务会计运行效率,即通过信息技术,将共享中心的自动核算体系迁移到项目上进行,由共享中心在现场负责该项目的财务会计核算,保证海外项目与共享中心同样的效率和质量。

        

        (3)税务管理向高质量合规转型

        

        石油行业的税务支出是企业成本项目之一,而且税务合规还涉及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业务发展机会,高水平的合规有助于企业培育友好的营商环境。对于国有大石油石化公司,应积极采纳经合组织(OECD)推荐的跨国公司税务控制框架,建立税务政策研究、纳税流程、信息搜集和反馈,以及税务考核等完整体系,确保税务合规管理处于较高的水平。在税务组织机构管理上,结合税务管理的区域化/国家化的特点,转型为全球区域管理为主。

        

        根据所在区域业务规模大小,以税制相近性国家为集合,形成区域税务政策研究统一化和项目执行税务流程的有效分工和合作,特别在税务政策研究方面,应投入较高水平的智力资源。税务考核和税务筹划在过去一直较为薄弱,石油石化企业应强化并构建完整的税务管控体系。考核主要围绕主要税种的纳税情况建立考核指标,例如有效所得税率(ETR)、增值税收入比、税务争议的数量和金额等,分析指标变化的内在原因,提升精准纳税水平。将税务筹划纳入投资决策的环节中,特别是境外投资,对于投资架构的选择以及投资对象未来与关联公司之间发生的关联交易情况,做出提前谋划和安排,实现税负和转让定价风险。

        

        

        (4)财务组织向扁平化转型

        

        在企业全球经营的背景下,随着财务会计的标准化和自动化转型,业务财务的深度融合转型,以及税务合规的层次化转型,传统财务的总部-地区公司-采油厂/生产车间/加油站的层级式管理链条长、信息传递慢,越发不适应生产经营需求,因此需要尽可能向扁平化的财务组织转型。财务共享中心负责提供专业化会计核算服务,共享端直接对接业务端,优化流程,提升效率,推进会计核算业务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建设,以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支撑价值管理工作。专家团队发挥智库作用,以承担专项任务、实施项目化管理的方式开展工作,为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合规管理提供智力服务和技术支持。公司需要按此新的财务分工转型进行较大规模的财务组织结构优化和调整。

        

        (5)加快财务数字化转型

        

        目前国有大石油石化公司都实施完毕以SAP(思爱普)公司的应用软件为核心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资产管理和财务报表系统,财务信息化基础比较坚实。以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浪潮为财务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例如,共享中心普遍使用流程机器人(RPA)自动技术处理交易财务,差旅等费用报销实现从差旅申请到报销的一站式服务等,大幅度提升了财务运行效率。随着财务转型的深入,信息系统向商务智能(BI)、税务管理信息化、研发加计扣除等个性化工具转换,实现业务财务在规划和预算管理中更好地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以及税务政策更好地转化为自动化流程,提升企业洞察和利用信息的能力。